2025-01-08来源:EPS数据
一、前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体现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还以更大篇幅提及发展数字经济所涉各个方面。可见,数字经济将显著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参考“城市群数字经济指数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数据的分析”文献中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国家统计局《统计分类》确定的数字经济范围为基础,并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得性等原则,从数字产品制造,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品服务,数字要素驱动和数字化效率提升5个方面来衡量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表1: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目标层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 数字产品制造 | X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万元) |
X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人) | ||
数字技术应用 | X3电信业务总量(万元) | |
X4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万户) | ||
X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万户) | ||
数字产品服务 | X6电子商务销售额(亿元) | |
X7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 ||
数字要素驱动 | X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万人) | |
X9 R&D内部经费支出(万元) | ||
X10专利授权数(个) | ||
数字化效率提升 | X1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万元) | |
X12快递业务量(万件) | ||
X1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万元) | ||
X14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 ||
X15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人) | ||
X16 城镇单位期末人员就业人数(人) |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3-2022年31个省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EPS数据平台的6个数据库,分别为“中国工业经济数据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据库”,“中国第三产业数据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国城乡建设数据库”,“中国劳动经济数据库”。通过插值法对少部分缺失数据进行补充。
3、指标测度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测度方法为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借鉴了信息熵思想,它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即根据各个指标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来进行赋权,从而得出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熵越大说明系统越混乱,携带的信息越少,权重越小;熵越小说明系统越有序,携带的信息越多,权重越大。
在处理多指标赋权的问题时,熵值法可以消除人为主观赋值带来的结果偏差,规避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城市时空分析
1、全国整体发展水平
图1可以看到,数字经济指数从2013年的0.1053到2022年的0.2043,增长了约一倍,整体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其中增长速度较快的为2018,2019和2020年,表明数字经济在这三年发展较为蓬勃。
图1:2013-2022年全国数据经济发展指数
图2可以看出在数字经济的五个部分中,数字化效率提升占比最高,并且年度发展水平一直在持续增长,数字技术应用则在2018到2020年这三年发展较为迅速,2021年有一个较大的回落,数字产品服务和数字要素驱动自2018年开始增速较好,发展水平在持续增长,数字产品制造提升在2013年到2-22年这十年间发展水平一直未有明显增长,因此可以看出需要提高数字经济的数字产品制造水平。
图2:2013-2022年全国数据经济发展二级指数
2、各省发展水平
选取2013,2018和2022年这三年的31省市的进行时空分析,首先用相同间隔方法将31个省市分为5个梯队,可以看出指数得分集中在最后一个梯队的省份均处于我国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第一梯队的省份较少,发展较好的省份均集中在东南部,第一梯队的省份在2013年包含江苏省和广东省,2018年和2020年,江苏省落到第二梯队,广东省则一直处于第一梯队,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广东省在这十年中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一直保持高速发展。
从数字经济的分值上看,所有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速度高于0.2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属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省份,增长速度处于0.1-0.2的有8个省份,分别为山东、北京、上海、安徽、四川、湖北、河南和湖南,属于快速发展省份。其余省份的发展则相对平缓,其中青海、西藏等地区在这10年里的增长速度一直非常缓慢,处于增速垫底地位。
图3:2013年数字经济指数31省市分布图
图4:2018年数字经济指数31省市分布图
图5:2022年数字经济指数31省市分布图
四、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框架,计算2013年-2022年31个省份的发展指数,从整体到局部分析全国31个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出以下结论。
1. 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10年间有一个质的飞跃,2018到2022年为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数字化效率提升发展较为平缓,需要提高该方面的发展水平。
2. 全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广东省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处于最高。随着10年的发展,全国所有省份的数字经济水平均有所增长,但是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发展相对更加不均衡。
3. 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分布有很高的重合度,人口集中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口密度小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