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头条
北京的“基调”,全都在这11257个小区名字里
2016-11-14来源: DT财经

北京到底是个怎样的城市?

很难准确地描述。

回溯2015年,有2170.5万人生活在这里,每天能用掉139.5万立方米水、4767.9万千瓦时电,同时产出2.17万吨垃圾。它像一个巨型的机器,不断地运转、吞吐。它又的确不是一个机器,从过去到现在的众生鲜活图景堆积,才终于拼接出一座“帝都”。单看当下的抽象数据,全是繁华,却无法看清这座城市的血肉肌理。

文学影视作品中,倒是记录了不少北京生活的片段。

生于小羊圈胡同的老舍,写尽了北京那些灰蒙蒙的小院与又细又长的胡同,《四世同堂》告诉我们这座城市曾有好些市民在胡同里颠沛沉浮,他们朴实厚道、谦恭多礼。

长于大院的50后:冯小刚、王朔、姜文、叶京们,在《老炮儿》里感叹“胡同串子”老炮儿时代的过去,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回忆大院子弟们的少年时代:潇洒、叛逆、豪迈。

同样生于北京的赵宝刚拍出《奋斗》,80后的北京年轻人住进loft,为亲情、爱情、友情、事业努力,生活主题词成了“奋斗”,感叹都是“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都市”。

这些关于北京的记忆,都与居住相关。新旧更迭的人群交融出的文化,其实都能在北京人的居住地里找到痕迹。

DT君采集了北京11257个住宅区的名字,分别对后缀词与修饰词进行了统计,试图在这些与居住关系最为直接的文字里,看清北京。

看小区后缀名,“院”的文化是基调

从小区命名的后缀词能看出住宅集聚的形式。

在帝都存在感最强的,是颇有历史感的“院”。

如下图,北京小区名字后缀出现次数最高的两个字分别是“号”与“院”,它们大多以“××街/路×号院”的形式组合出现,在朝阳、海淀、东城、西城、石景以及丰台等中心城区大量聚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一直占据着小区后缀名第一位。

blob.png

这些“院”包含了一些杂院与大量大院,前者多是藏在胡同里、孕育出“老北京”热闹市井,如今却已破败的四合院;后者则是王朔在童年自传式小说《看上去很美》里描述的“新北京”:

“北京复兴路,那沿线狭长一带方圆十数公里被我视为自己的生身故乡。这一代过去叫‘新北京’,孤悬于北京旧城之西,那是四九年以后建立的新城,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无一本地人氏,尽操国语,日常饮食,起居习惯,待人处事,思维方式乃至房屋建筑风格都自成一体。与老北平号称文华鼎盛一时之绝的700年传统毫无瓜葛。我叫这一带‘大院文化割据地区’。”

尽管大院至今仍是主流,但是近20年来,新的居住形式开始打破大院的围墙。

代表商品房打进帝都住宅区排行榜前列的,是朴实无华的“园”与“区”,二者从上世纪末开始展露头角,进入新世纪后在新建住宅小区中保持着绝对的领先优势。尽管在东城、西城、海淀等主城区存在感没那么高,不过,在朝阳以及主城区以外的区县,“园”与“区”基本都占据榜首位置。

DT君在研究其他城市小区取名文化时,注意到一个跟帝都十分契合的后缀字——“苑”,意为“帝王的后花园”。随着商品房的兴起被开发商们带进城市,驻守魔都二十几年长盛不衰。

可惜,这个看起来挺高贵的字,在北京明显不受欢迎,90年代初便不温不火,近几年更是越发不受青睐。分区来看,“苑”仅在昌平、大兴、房山打入了最受欢迎前10名,市中心区域难寻其踪影。

看小区修饰词,有方向最重要

从住宅区命名修饰词能看出来的,是审美趣味与性格。

看整体情况,北京的小区取名花样其实不少,一共使用了1598个字(比上海更多),其中有379个字在全市都找不到重样的。但是奈何前排扎堆趋同十分严重,花样繁复的占比毕竟少数。

下图为根据修饰词出现次数生成的词云。最显眼的几个字依次是:“大”、“北”、“西”、“东”、“南”、“中”以及“小”,体现出帝都建设者们对于指明方位与规模的执着,也很符合帝都横平竖直、东西南北分明的道路特质。

blob.png

紧随其后的用字颇有帝都特色,上图中字号也挺大的是“国”与“华”,一看就颇有帝都大气风范。

“国”字主要凭借“国际”与“中国”这两个词语的强劲实力,排名靠前。为“华”字添加人气的词则主要是“新华”、“耀华”、“兴华”、“荣华”等,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正能量。

再往后看倒无甚新意,分别是“花”与“金”,这两个字在上海跟广州的小区中同样占比极高,代表着新世纪全国各地开发商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两个想象。

这么一看,北京的建设者们好像忒“无趣”了点:后缀词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大家都直接挑最朴实的词来用,前面再加上方位与规模,小区取名就算完成一半,而修饰词榜单前列的用字也没出现什么令人意外的亮点。

不过,这些执着于方位并且搭配没啥花头的小区名字,确实方正而直接的实用着。

居住在变,北京也是

小区的名字透出城市的性格,同时也代表不同的居住方式,随着时代变化,映射出城市的变迁。

胡同在50年代以前是老北京最主要的居住区域,但正如老舍的小羊圈胡同后被更名为小杨家胡同,随后逐渐不再有当年的痕迹,胡同在现有存量小区中已然排不进前10。

“院”接替了胡同的位置,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打乱了老北京的布局。几十年来,大院们装纳了大量进入北京的移民,这些新北京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来自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中央各部委所属的机关部门,一类来自科研、文教单位、艺术团体等单位。

大院里的新北京人,胡同里的老北京人,构成当时北京城里两种相差极大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空间。

《中华民俗大全·北京卷》的主编赵书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说到:

“在一般人心中以为胡同文化应排第一。而根据调查,排在第一应该是大院文化,比如外交部大院、总政、海军大院,北大、清华等大院,这些是现在的主流;第二是杂院文化,北京农民为主体;第三是小区文化,新兴的居住;第四是村落、四合院比例小;第五是塔楼、别墅。”

又过了十几年,大院这种封闭且独立的圈地居住方式也开始被冲破。城市需要一体化的融合建设,于是不少大院的高墙变矮,不再那么封闭,大院居民也流动到更舒适的新建小区中。

胡同与大院交汇打磨而成的文化,如今融入了新式小区,生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北京。


责任编辑: EPS客户与市场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