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与时空演变

2016-08-12来源:EPS数据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其战略定位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与分权化的进程,城市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人类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于城市之中,城市已成为人类工作和居住的主要场所。对中国而言,以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化是中国最大内需”(李克强总理)。研究城市竞争力,对于了解城市概况、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尝试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选取21个统计指标,对以长江经济带的108个地级城市(不含民族自治州)和上海、重庆2个直辖市进行竞争力分析、比较,力图为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和竞争布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数据结果。一般而言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检验、因子提取、因子命名和解释、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根据综合因子得分情况做出相应评价。因子分析是一种相对成熟、稳健的降维方法,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具有不错的效果。

本文参考、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了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社会竞争力三个方面共计21个原始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城市竞争力评级指标体系

目标层

系统层

指标层

城市竞争力

经济竞争力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货物出口额(万美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亿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

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

用水普及率(%)

燃气普及率(%)

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污水处理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社会竞争力

人均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与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元)

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人)

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本)

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张)

每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每万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户)

本文用到的数据来自于EPS数据平台,其中少量缺失值通过查找相关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资料或根据其它数据插值得到。这里用到的人口为常住人口口径。用到的年份为2010、2013年。

image001.png

图1:EPS数据平台

三、分析与结果

我们通过EPS数据平台下载、处理上述21个统计指标。之后我们对这21个指标按照系统层的3项竞争力分别进行了因子分析,在这之前,我们对其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发现它们均适合做因子分析。我们用到的因子抽取方法为主成分,公因子数量由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等进行筛选确定,旋转方法选取的是最大方差法,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公因子得分。最后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系数,从而计算得到各个城市的系统层的每项竞争力的评价得分。然后依照相同方法,以单项竞争力的评价得分作为变量再次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及其相应的排名。具体结果见附表。

3.1 系统层各单项竞争力评价

在经济竞争力方面,位居前10位的城市名单在2010、2013年未发生变化,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省会城市,但名次发生一定变化。上海牢牢把控着经济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但与身后的其它城市差距缩小。重庆近几年来以其独步于各省的闪耀经济表现,使得其经济竞争力上升。经济竞争力表现较差的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表2:经济竞争力得分与排序(前10位城市)

城市

2013年经济竞争力得分

2013年经济竞争力排名

2010年经济竞争力得分

2010年经济竞争力排名

上海市

4.636

1

5.745

1

苏州市

2.494

2

2.607

2

重庆市

1.913

3

1.720

4

杭州市

1.690

4

1.841

3

成都市

1.535

5

1.546

5

南京市

1.531

6

1.536

6

宁波市

1.370

7

1.326

9

武汉市

1.347

8

1.363

8

无锡市

1.323

9

1.434

7

长沙市

1.033

10

1.036

10

 

在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方面,大城市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其中上海54名,杭州18名,武汉19名。排在前10位的城市在2010、2013年变化并不大,除了马鞍山市从第27位大幅跨步到第7位。这是由于其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污水处理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有不小幅度提升。而经济发展水平靠后的川、滇、黔三省普遍在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上表现也较差。

表3: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得分与排序(前10位城市)

城市

2013年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得分

2013年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排名

2010年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得分

2010年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排名

丽江市

1.343

1

1.053

3

无锡市

1.317

2

1.633

1

常州市

0.848

3

0.928

5

新余市

0.755

4

0.756

9

扬州市

0.724

5

1.056

2

湖州市

0.722

6

0.928

4

马鞍山市

0.718

7

0.408

27

九江市

0.700

8

0.767

7

苏州市

0.698

9

0.893

6

镇江市

0.694

10

0.758

8

 

在社会竞争力方面,省会城市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上海的社会竞争力出现一定幅度下滑,贵阳的社会竞争力上升幅度较快。社会竞争力较差的城市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

表4:社会竞争力得分与排序(前10位城市)

城市

2013年社会竞争力得分


2010年社会竞争力得分

2010年社会竞争力排名

武汉市

1.876

1

1.820

3

南京市

1.820

2

1.843

2

杭州市

1.809

3

1.668

4

长沙市

1.633

4

1.404

6

上海市

1.536

5

2.120

1

南昌市

1.404

6

1.442

5

铜陵市

1.054

7

1.013

7

昆明市

1.048

8

0.999

8

贵阳市

0.973

9

0.684

15

攀枝花市

0.818

10

0.810

10


3.2 省内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我们将2013年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按照所属省份绘成箱图(图2),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唯一的超级城市,上海的城市竞争力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第1集团由重庆、浙江和江苏组成,浙江除了杭州、宁波外,省内其它城市竞争力较为均衡,而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差异较大些。第2集团则是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中部四省。第3集团为四川、云南和贵州。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不仅各省之间,即使省域内各城市竞争力也极不平衡,大部分省份都是省会城市一枝独秀。江苏、安徽、云南等省内差异尤为突出。

将2013年的竞争力得分减掉2010年得分,得到图3。从这里可以得知,2013年,上海竞争力优势相较其它城市降低,达州市竞争力下降幅度最大。竞争力更弱的省份看起来其城市竞争力分化更大,呈现出其省内一部分城市“昂首前进”、另一部分城市“严重后退”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

image003.jpg

图2: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竞争力得分

image005.jpg

图3: 2013年相比2010年城市竞争力得分变化


3.3 长江经济带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扩展演变

长江经济带2010、2013年时间断面的空间插值效果图(图4)显示,基本以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中心点形成了扩展区域。长三角拓展能力最强,长沙和南昌则构成了一个拓展面的双中心。

重庆、贵阳的空间扩展能力在增强,而长沙、南昌、昆明的空间扩展能力呈淡化趋势,这很可能是因为这几个省会城市的周边城市空间扩展能力较强,挤压了省会城市的拓展态势。

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正从极点式转向点轴式。但四川东北、湘西、川滇黔交界等区域一直是竞争力的薄弱地带,需重点提高这些地区的竞争力。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图4:长江经济带2010、2013年城市竞争力空间插值效果图

四、讨论

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竞争力严重不均衡,长三角城市和省会城市竞争力较高,其它城市竞争力普遍较低,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省内城市之间,省会城市竞争力远大于其它城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地理、历史、惯性因素外,政府“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城市”的过度干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要逐步让位于市场,同时努力提供更均衡的公共服务。

各省会城市要发挥好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一方面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发挥好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实现部分功能、产业与生产环节的转移与扩散,逐步推进周边城市向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体系健全的发展格局。

区域范围内,以各省省会为支点,打破省界分割,打造区域城市群。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三个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来说,武汉竞争力最强,但长沙与南昌联系更为密切,其周边城市与其更具一致性,武汉应要更主动拥抱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之间总像有条“鸿沟”,两者需努力向对方扩展,实现真正的区域城市一体化。

鉴于大部分中西部城市竞争力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城市,要扭转这种状况,除了要继续落实和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城市发展的支持外,西部地区要做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形成独具特色、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同时,可依托于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在“水”上做文章,优先在航运、发电、渔业、旅游等方面率先合作,逐步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附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竞争力得分与排序

城市

所属省份

2013年得分

2013年排名

2010年得分

2010年排名

上海市

上海市

2.916

1

3.465

1

杭州市

浙江省

1.932

2

1.902

2

南京市

江苏省

1.849

3

1.784

3

武汉市

湖北省

1.814

4

1.720

4

苏州市

江苏省

1.780

5

1.703

5

无锡市

江苏省

1.408

6

1.593

6

长沙市

湖南省

1.399

7

1.224

7

成都市

四川省

1.186

8

1.213

8

宁波市

浙江省

1.147

9

1.123

9

重庆市

重庆市

1.101

10

0.783

13

南昌市

江西省

0.946

11

0.864

10

合肥市

安徽省

0.867

12

0.863

11

常州市

江苏省

0.861

13

0.846

12

昆明市

云南省

0.760

14

0.768

14

铜陵市

安徽省

0.705

15

0.439

23

贵阳市

贵州省

0.695

16

0.496

20

镇江市

江苏省

0.640

17

0.561

18

舟山市

浙江省

0.595

18

0.626

16

南通市

江苏省

0.562

19

0.411

26

金华市

浙江省

0.538

20

0.428

24

嘉兴市

浙江省

0.532

21

0.457

21

绍兴市

浙江省

0.513

22

0.534

19

湖州市

浙江省

0.495

23

0.593

17

扬州市

江苏省

0.475

24

0.632

15

新余市

江西省

0.431

25

0.423

25

温州市

浙江省

0.404

26

0.143

37

芜湖市

安徽省

0.379

27

0.447

22

马鞍山市

安徽省

0.347

28

0.372

27

丽水市

浙江省

0.327

29

0.294

28

丽江市

云南省

0.272

30

0.124

38

台州市

浙江省

0.266

31

0.219

32

衢州市

浙江省

0.245

32

0.238

30

徐州市

江苏省

0.214

33

0.108

40

九江市

江西省

0.202

34

0.166

35

攀枝花市

四川省

0.156

35

0.000

45

宜昌市

湖北省

0.152

36

0.121

39

黄山市

安徽省

0.146

37

0.221

31

泰州市

江苏省

0.116

38

0.103

41

湘潭市

湖南省

0.115

39

0.152

36

池州市

安徽省

0.080

40

-0.030

48

绵阳市

四川省

0.079

41

0.085

42

黄石市

湖北省

0.073

42

0.078

43

株洲市

湖南省

0.063

43

0.036

44

盐城市

江苏省

0.018

44

-0.063

52

十堰市

湖北省

0.012

45

-0.219

64

淮南市

安徽省

0.000

46

-0.051

51

蚌埠市

安徽省

-0.006

47

-0.218

63

淮安市

江苏省

-0.036

48

-0.109

53

襄阳市

湖北省

-0.065

49

-0.019

47

连云港市

江苏省

-0.100

50

-0.042

49

安庆市

安徽省

-0.111

51

-0.365

75

滁州市

安徽省

-0.116

52

-0.160

60

萍乡市

江西省

-0.127

53

-0.019

46

鄂州市

湖北省

-0.130

54

0.168

33

宿迁市

江苏省

-0.130

55

-0.201

62

淮北市

安徽省

-0.144

56

-0.136

56

鹰潭市

江西省

-0.171

57

-0.558

90

景德镇市

江西省

-0.172

58

0.167

34

宣城市

安徽省

-0.174

59

-0.111

54

抚州市

江西省

-0.186

60

-0.043

50

荆门市

湖北省

-0.196

61

-0.152

57

上饶市

江西省

-0.212

62

-0.154

59

雅安市

四川省

-0.213

63

-0.126

55

常德市

湖南省

-0.218

64

-0.188

61

德阳市

四川省

-0.236

65

-0.154

58

广安市

四川省

-0.237

66

-0.579

92

吉安市

江西省

-0.244

67

-0.337

73

岳阳市

湖南省

-0.254

68

-0.310

70

郴州市

湖南省

-0.266

69

-0.499

86

黄冈市

湖北省

-0.288

70

-0.256

65

宜春市

江西省

-0.310

71

-0.284

67

宜宾市

四川省

-0.340

72

-0.433

80

荆州市

湖北省

-0.341

73

-0.323

71

咸宁市

湖北省

-0.364

74

-0.389

76

乐山市

四川省

-0.376

75

-0.448

84

六安市

安徽省

-0.402

76

-0.514

88

眉山市

四川省

-0.410

77

-0.295

68

宿州市

安徽省

-0.410

78

-0.610

93

孝感市

湖北省

-0.416

79

-0.439

83

随州市

湖北省

-0.446

80

-0.526

89

南充市

四川省

-0.454

81

-0.426

79

广元市

四川省

-0.457

82

-0.334

72

遵义市

贵州省

-0.482

83

-0.725

100

娄底市

湖南省

-0.489

84

-0.349

74

资阳市

四川省

-0.534

85

-0.633

94

普洱市

云南省

-0.541

86

-1.059

107

怀化市

湖南省

-0.547

87

-0.559

91

衡阳市

湖南省

-0.549

88

-0.295

69

亳州市

安徽省

-0.552

89

-0.421

78

张家界市

湖南省

-0.554

90

-0.510

87

玉溪市

云南省

-0.573

91

0.269

29

泸州市

四川省

-0.577

92

-0.705

97

永州市

湖南省

-0.585

93

-0.685

96

巴中市

四川省

-0.620

94

-0.435

82

邵阳市

湖南省

-0.667

95

-0.756

102

阜阳市

安徽省

-0.735

96

-0.803

103

毕节市

贵州省

-0.761

97

-1.450

110

赣州市

江西省

-0.770

98

-0.278

66

遂宁市

四川省

-0.786

99

-0.745

101

曲靖市

云南省

-0.808

100

-0.433

81

临沧市

云南省

-0.823

101

-1.078

108

六盘水市

贵州省

-0.827

102

-0.705

98

内江市

四川省

-0.876

103

-0.832

104

自贡市

四川省

-0.879

104

-0.495

85

益阳市

湖南省

-0.884

105

-0.648

95

安顺市

贵州省

-0.890

106

-1.137

109

昭通市

云南省

-0.892

107

-0.913

105

保山市

云南省

-0.990

108

-0.723

99

铜仁市

贵州省

-1.224

109

-1.050

106

达州市

四川省

-1.640

110

-0.418

77